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
去年,日本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59%,比起2000年下降了9個百分點。由於日幣疲軟、難以吸引外籍勞工,再加上帶小孩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增長停滯,企業雇主不得不依靠老年人來彌補15歲至64歲員工數量減少的空缺。
據日本總務省數據,2022年所有就業人員中,65歲以上就業人員總數為639萬人,佔10.6%,創下記錄。在面臨嚴重勞動力短缺的行業中,老年工人的比例很高,包括建築和護理行業為15%,交通運輸行業則超過10%。其中交通運輸行業有約30%的計程車和公車司機,其年齡在65歲或以上。
儘管工作需求不斷增加,老年員工的薪資並未上漲。據厚生勞動省表示,截至2022年的十年間,65歲至69歲員工的平均工資上漲6%,但70歲及以上員工的平均工資卻下降9%。且70歲以上的工人不太能找到好工作,只能無奈接受年輕人因工資低和身體辛苦而迴避的工作。
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數據,65歲以上的勞動人口佔總勞動人口的比例,日本為10.6%,遠遠高於美國的7%及德國為4%。
而在老年工人數量增加的同時,工傷事故也有上升的趨勢。2022年,涉及60歲以上員工的事故總數約為3萬8000起,比起5年前增加26%,增長速度是總體平均水平的3倍。
跨國企業諮詢公司安永(EY-Parthenon)合夥人小林暢子表示,許多企業雇主為那些60歲以上仍繼續工作的人提供靈活工作方式,也應該提供給年輕一代同樣的靈活性,因為年輕一代大多「寧願他們擁有工作,不願工作擁有他們」;另外,日本政府也應該更新社會制度,特別是養老金制度,才能適應各種工作。